錢文選與《錢氏家乘》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09-06 07:03來源:學習時報 錢镠第三十二世孫錢文選(1874—1957年)編纂的《錢氏家乘》,內容博贍、體系完備,涵蓋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大層面,為錢氏后人提供了進德修業、處世治家、經世濟民、安邦衛國的價值指引與實踐智慧。尤其是其中蘊含的家國理想,作為錢氏家族世代傳承的價值追求,激勵著錢氏后人追求個人價值與家國命運的不可分割,為國家建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這一情懷、理想或信念跨越了家族界限和時空阻隔,蘊含崇高的道德情感和深邃的人生智慧,是當代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崇文重教,大智興邦 《錢氏家乘》的核心理念與眾多傳世家訓經典一脈相承,都以讀書為立身之本。錢氏家族深知讀書的益處:“讀經傳則根柢深,看史鑒則議論偉?!睙o論子孫的資質如何,都要接受教育多讀書,“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在教育上對子孫后代反復叮嚀、諄諄教誨,這是對中華文明崇文重教優良傳統的承繼與發揚。 《錢氏家乘》不僅重視子孫后代的教育,還主張興義學、育人才。家訓中如“興啟蒙之義塾”“興學育才則國盛,交鄰有道則國安”等內容不勝枚舉,都表明了錢氏家族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些家訓家規并不僅僅停留于家族內部,作為抽象理念進行傳遞與傳承,而是付諸實踐、落成實事,在社會現實中產生了廣泛影響。錢文選振興啟蒙教育、傳播現代知識,就是最好的例證。錢文選盛年正值中國內憂外患之時,他深刻地領悟到教育興邦、人才興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20年,他慷慨解囊,在家鄉松嶺古道山腳下捐資創辦了一所小學,規定凡家鄉貧困子弟,皆可免費入學。錢文選以其字“士青”為校名,寓意廣大學子要追求“士不可不弘毅”的堅韌品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青云之志。這所士青小學的運營費用悉數由錢先生個人承擔,其善舉義行,為家鄉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錢文選的教育實踐不僅是錢氏家族的歷史傳承,更是近代中國仁人志士追求家國理想的一面鏡子。錢文選在《錢氏家乘》中反復申明教育與國家自立圖強的積極關系,更用實際行動呼吁全社會學習先進技術。青年時代的錢文選,就已認識到科技發展對現代社會的至關重要作用。他敏銳地意識到西方科技的先進性,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為我所用,大膽向清政府提出在中國發展航空事業的倡議,這個超前的倡議展現了錢文選高瞻遠矚的眼界和心系家國的赤誠情懷。錢文選曾說“大智興邦,不過集眾思;大愚誤國,只為好自用”,意思是智慧能使國家興盛,關鍵在于集眾人之智,而愚蠢誤導國家,原因是師心自用、固執己見,言外之意是培養智識、開展教育的重要性。錢文選對教育事業的深刻認識,與其救亡圖存的危機意識和復興華夏的家國理想是分不開的,體現了錢氏家族乃至近代有志之士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和對教育興邦的執著追求。 反哺桑梓,以民為本 《錢氏家乘》以傳統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和價值取向為人生目標,勸勉子孫將個人前途與家族、國家命運緊密相連。《錢氏家乘》反復申明“歲饑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修橋路以利從行,造河船以濟眾渡”等訓言,無不是鼓勵后世子孫要感恩桑梓、回饋家鄉。錢文選更是用實際行動證明對家鄉的愛意與感激,他曾賦詩言志報效鄉梓:“東南雄郡綏安城,文正當年抱牘爭。中外倦游思故里,百能九斗總關情。”1929年,錢文選為了方便家鄉父老出行,捐資在家鄉雙溪上架起一座大木橋;隨后又出資修筑廣德至溧陽的松嶺古道,解決了當時家鄉父老的運輸困難。錢文選對家鄉懷有深厚的情感與謝意,與他的早年經歷密不可分。他4歲喪父,16歲喪母,在他最需要關愛的年紀,是家鄉的父老撫育他成長,給予了他家的溫暖。錢文選將這份恩情銘記于心,轉化為日后反哺家鄉的不竭動力,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錢氏家乘》反哺桑梓的崇高價值理念。 正是這種桑梓之情,《錢氏家乘》有意識地選取傾聽民意、改善民生、體恤民情等訓言勸勉后世子孫若執政在位須關心百姓疾苦、為民謀福利。這些訓言內容如“愛民如子,去蠹如仇。嚴以馭役,寬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點,民沾萬點之恩”等等,雖帶有傳統社會的文化烙印,但仍能感受到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錢氏家乘》倡言的理想人格是“執法如山,守身如玉”的正人君子,既要做到對內寬仁、以民為本,又要做到對外嚴明、嫉惡如仇。對內和對外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即個人道德修養與社會責任感互為其本,其目的是做一個明體達用、內外如一的賢人君子。 兼濟天下,九州一統 兼濟天下,就是胸懷天下,關注國家命運,以自身才智為國家、民族的進步貢獻力量?!跺X氏家乘》推崇“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利在一時固謀也,利在萬世者更謀之”,意思是勸勉在位者切勿謀取個人私利,而應以天下利益為重;有益于世的一時之利當然也要謀取,千秋萬代之利更要謀取。這則訓言從“利”出發,指出了謀略的兩個重要原則:一是根據利益的覆蓋范圍,是“一身”還是“天下”;二是依據持續時間,是“一時”還是“萬世”。意思是在國家層面,后世子孫做事情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有大局意識,從整體和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家國問題。這句訓言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治國理政的智慧象征,強調從大局和長遠出發謀劃事務,謹慎處理影響深遠的大事,體現了錢氏家族的戰略思維和歷史責任感。 “利在一身”是小我,“利在天下”則是大我。《錢氏家乘》兼濟天下的天下觀,放諸現代而言,對個人、組織和國家仍有價值和啟示意義。(馬愛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