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 | 聶榮臻的松柏氣概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12-20 08:03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圖為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的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聶榮臻是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他曾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他忠誠黨的事業,堅守黨的原則,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他心地坦蕩、大公無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曾被毛澤東稱為“厚道人”;他簡樸持家,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為后人作出表率。聶榮臻80歲時撰聯:“喜松柏之氣概,念四化之早成?!毕袼砂啬菢油Π我倭?、威武不屈,保持忠誠正直堅定的品格和為革命奮斗不息的氣概,這就是聶榮臻一生的氣度和追求。 “樹葉訓令”暖人心 抗日戰爭時期,聶榮臻臨危受命,率3000余人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被黨中央譽為“敵后模范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范區”。充分發動和組織群眾,同群眾打成一片、甘苦與共,是根據地大發展的重要原因。1942年是抗日戰爭中異常艱苦的一年,老鄉們常常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群眾和部隊都發生了糧荒。入春后,楊樹、榆樹長出了嫩葉,老百姓就把樹葉當成主要的糧食。聶榮臻為讓百姓有“糧”吃,頒布“樹葉訓令”,命令邊區所有部隊,將村莊周圍15公里以內的樹葉,全部讓給老百姓。邊區部隊嚴格執行要求,寧可餓著肚子,也不與民爭食。 訓令下發以后,聶榮臻又專門召集負責給養供應的同志們開會做思想工作。會上,他說:“敵人連續‘掃蕩’,部隊的給養的確十分困難。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晉察冀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困難。這些天,老鄉們三五成群捋樹葉、剝樹皮,那些被饑餓折磨的孩子,骨瘦如柴的身子頂著一個大腦袋,背井離鄉,沿村討飯??墒牵鞔迩f都鬧饑荒,讓他們到哪里去討飯……”聶榮臻鼻子一酸,便說不下去了。好一會,他才繼續說:“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在困難時期我們要想方設法減輕人民的負擔,部隊不僅不能采摘樹葉,還要利用戰斗間隙,幫助人民搞好生產。軍區機關要自己動手,節衣縮食?!?/span> “樹葉訓令”以布告的形式貼到了村莊周圍,老百姓深受感動,一些群眾甚至找到軍區和邊區政府,見到了聶榮臻,懇請他收回訓令。 當然,“樹葉訓令”不僅沒有收回,還傳達到了晉察冀邊區所有部隊,要求貫徹落實。在困苦的環境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軍民團結一致,通過大生產和節糧運動,終于渡過難關。 這一道未收回的訓令,成為晉察冀邊區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情深、休戚與共的真摯體現,是黨群、干群關系的優秀典范。 1943年,由于日寇的瘋狂“掃蕩”和自然災害,根據地出現了局部災荒。3月16日,聶榮臻在《晉察冀日報》發表《救濟災難同胞》,要求每個士兵每天節省一定數量的糧食來救濟災民。他說:“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子弟兵,我們的群眾團體是人民自己的組織。我們邊區黨政軍民始終是骨肉一體的,有福同享、有禍同當,共艱苦共存亡,決不能分離?!?/span> 做工作不怕麻煩 1956年11月,聶榮臻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科學技術工作。 當時,很多同志好意提醒聶榮臻:“科學技術工作要與知識分子打交道。知識分子工作太復雜,做起來很麻煩?!甭櫂s臻卻坦然一笑:“建設社會主義離不開科學技術,離不開知識分子。過去,想用科學技術改變國家的貧窮面貌沒有條件,現在有了條件,為什么不抓?為了祖國的富強,我就是要抓科技工作,我不怕麻煩!” 果然,在以后的工作中,聶榮臻處理過不少麻煩事,每次他都盡心盡力幫助科研人員,還給自己的工作人員立下規矩:“如果科研人員來信,反映他們的工作安排不合適,經了解屬實,你們可用我的辦公室名義直接寫信給他們所在單位,要他們解決。有的解決不了,再報告給我?!庇形豢蒲腥藛T工作安排和所學專業不對口,解決起來有困難。最后聶榮臻出馬催辦,直到解決為止。 三年困難時期,科研人員生活物資奇缺。為了保障科研人員的生活,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聶榮臻毅然決定向各大軍區求援。物資運到后,他關照國防科委:“這批魚、肉、大豆、海帶等都是專門給科研人員的,其他任何人不得動用?!彼€親自布置、檢查分配方案。 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聶榮臻還組織開展了全國范圍內的大協作和科技攻關,他充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愛護知識分子。他提倡大膽放手、依靠科研人員,強調科學家的事交給科學家去做,專業領域的事交給專業人士去辦,而他自愿擔當科技事業發展的“勤務員”,做科研人員的知心人,為他們創造必要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他不止一次對科研人員說:“你們只管放手工作,我來做你們的后勤部長?!薄爸灰蠹冶M了心,用了力氣,失敗了不要緊,要打氣,絕不要潑冷水,更不會追究責任,要堅持下去,吸取經驗,反復試驗,直到成功為止?!?/span> 聶榮臻以“不怕麻煩”的精神抓科技工作,成果豐碩。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沒有一個人能沾他的光” “沒有一個人能沾他的光?!边@是聶榮臻元帥的親戚、朋友、秘書對他的評價。 對于自己和家人,聶榮臻要求極嚴。他生活簡樸,不吸煙,不喝酒,不講究吃穿,不鋪張浪費,直到晚年,仍然是老樣子。他家里擺設也很隨意,客廳里連張字畫都沒有。家里很多家具是解放初置辦的,有些還是戰爭年代留下的。他自從1949年搬到景山東街的一個老院子住,直到1992年5月14日逝世,43年一直沒有搬過家,其間的鄰居換了一撥又一撥,組織上也曾要求他搬到條件好些的樓房,都被他拒絕了,這座老院子見證了聶榮臻的艱苦樸素、清正廉潔。 1962年,軍委辦公廳主任肖向榮向聶榮臻匯報時說:“您的辦公室就讓您的夫人張瑞華同志回來當主任吧!”沒想到聶榮臻語氣堅決地說:“不要回來,她一直在地方工作,三十年代就在地方工作,她沒有在部隊干過事,她到軍隊能干什么?”又說:“她不懂軍事,回來干什么?”就這樣,張瑞華一直在中組部工作到退休。 實際上,聶榮臻夫人張瑞華是個老革命,1952年定行政級時,她就是八級干部。但是,直到她1995年去世,仍然是八級干部,半輩子沒調過級。聶榮臻身邊的工作人員也覺得不合適,想向上級反映,聶榮臻批評說:“這是組織上的事情,你們不要管。錢夠用就行了,什么級不級的。” 聶榮臻從不允許自家人以權謀私,搞特殊化。比如用車,他不準家里人隨便用公家的車。在北京時,夫人張瑞華總是每天一大早就趕公共汽車到中組部上班,還自己帶飯。有一次乘車時,太擁擠了,張瑞華被擠下來摔在馬路邊,額頭腫了一個包,可她仍然堅持乘公共汽車。她對女兒說:“你爸爸的車,不該我們坐。我們坐上了,心里也不踏實?!痹诼櫂s臻的教育影響下,一家人都衣著樸素,粗茶淡飯,生活簡樸。 對少數高級干部子女違法亂紀的情況,聶榮臻非常反感。他曾建議有關部門:“今后考核干部時,也把他對子女的教育情況列為德才表現之一,認真考核。把這一問題看得重些,才能引起足夠的注意?!庇终f:“如果不正之風在家庭里代代相傳,那用不了多久,我們民族的精神、黨的優良傳統都將蕩然無存,豈不可虞!”一位對黨無限忠誠的老共產黨員、老革命家的偉岸形象躍然眼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張文良) |